第二百二十八章这个狗官-《荡宋》
第(2/3)页
虚话?妈的,老子说的通通都是假话,你专挑听爽了的。梁川无奈继续装王爷,道:“王爷来了小人寒舍,见咱这兴化求学之风竟好此之盛,小小乡村有如此学堂,足见县官重学劝学。小人当时斗胆,就将知县老爷您当时鼓励学生办学,应允学生的后山荒地归为学田一事说与王爷听,王爷听后说与身边幕僚,办学本是官府应有之义,民间百姓财力不足时常捉襟见肘,知县能考虑此节,划拨学田,让学堂自给自足,这是个好主意,日后定要推广开来,让穷乡穷县也以此为鉴,不以贫穷为由,不加办学!只是这好事,为何还得不到落实。。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?”
宋光斗官场打磨几十年,脸皮早已练得如城墙般厚,这事本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,连梁川三番两次说与他学田一事也被他搁置下来,迟迟得不到落实。 现在梁川听王爷又不清不楚地把这个功劳强加在他头上,蹬时就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,恨梁川办事不力的嘴脸说道:“先前你将此事说与本官,本官就深以为然,极力想促成此事。只碍于本公官公务繁杂,无暇抽身,但是夙兴夜寐终不敢忘,心头时时记挂着此事,恨不能分身为何凤山百姓解忧。你小子倒好,雷声大雨点小,只会到本官处诉苦,待本官寻你时将此事付诸实践你却了无音信,实在是让本官失望。索幸本官终于得空,亲自来督课,学田之事,务必要完成!”
梁川心中窃喜,你这个狗官果然贪名,说到与你有利的事的,你就是计了。赵惟宪哪里会管什么学田不学田的事,不把这尊大神搬出来,借宋光斗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找赵惟宪对质。狐假虎威为什么屡屡能够成功,不为别的,就是因为老虎的威压太强了,宁可被骗, 也不能冒大风险去摸老虎屁股。
“是,小的定将此事当成重中之重的大事加以处理。他日王爷再提及此事,小的也好有个交待?”梁川牛皮往天上吹,也不怕吹破,反正堂堂王爷也不会去鸟这个狗知县。
“哦?王爷有说他还会来凤山?专为这学田而来?”宋光斗心想这倒是要留个心眼,这小子或许真的跟王爷没亲没故的,可是被王爷惦记上的人,要是出了点闪失,追责下来,免不了要自己一通狼狈。
“这。。。”梁川这时候倒不好往自己脸上贴金,嘴里只能吱唔了,他一吞吞吐吐地,宋光斗就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文章,必须深挖到底!
宋光斗小眼眯了起来,像在想东西,又不像,让人猜不透他眼睛里的想法,作为一个官场老手,他的基本功就是不能让下人随便猜中自己的心思。
“难道王爷与你说了何事你不方便告诉本官?”
老子总不能说当时王爷想请自己一起去清源,许诺自己一官半职,然后被自己一口回绝了吧,正常人只要没疯都做不出这等傻事,知县不了解自己,肯定不会相信。
“王爷说他看了小民的对联,当时对不出来,回去后会好好想想,一定要对出来,届时就要让小人去清源,这事本为小事,小人不方便外传,只怕有辱王爷名声,外人听去说小的有自抬身价之嫌。。”梁川说得真切,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。
宋光斗倒是听说过这件事,梁川的几副对子都是旷世绝对,兴化无一人能对得出来,这件事早早地就传到他耳朵里了,他有时手痒,也想试试,可是试过几次,还是毫无头绪。赵王爷这人在东京听闻就与各路才子打成一片,最喜舞文弄墨,碰到这种对子,不试一试那还真一传闻的不太一样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