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咸阳宫,深夜。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,蜡烛燃尽了一根又一根。 赵锋伏案疾书,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仿佛永远处理不完。 建国初期,千头万绪。 从各部门的人事任免,到边疆的军事部署。 从税收制度的改革,到教育体系的建立,每一件事都需要他亲自过目。 “陛下,您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好好休息了。” 李伯智推门而入,看着赵锋略显疲惫的神色,心中既心疼又敬畏。 这位新皇的精力简直超乎常人。 每日只睡两个时辰,却依然思维敏捷,判断准确。 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。 “朕还撑得住。” 赵锋头也不抬,继续批阅奏折:“国家初立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” 李伯智默默走到一旁,开始整理已经批完的文件。 忽然,他注意到赵锋正在起草的一份文件,上面赫然写着“大楚国策纲要”几个大字。 “陛下,这是?” 赵锋停下笔,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:“传朕旨意,明日辰时,召集所有核心重臣到御书房议事。朕要正式确立我大楚的立国之策。” …… 次日辰时。 御书房内聚集了大楚帝国最核心的一群人。 李伯智、凌仓、夏侯昱、张豹、李虎,还有几位部门主官,个个神情严肃。 赵锋环视众人,缓缓开口:“诸位,朕登基已有数日。现在,是时候确立我大楚的根本国策了。” 他站起身,走到墙边的巨大地图前:“朕问你们,历朝历代,为何都逃不过兴衰更替的宿命?” 李伯智思索片刻:“陛下,臣以为,多是因为统治者失德,背离仁政王道。” “王道?” 赵锋冷笑:“前朝也讲王道,结果如何?被我们推翻了!” 凌仓粗声道:“陛下,臣觉得还是实力不够!拳头硬了,什么道理都是对的!” 赵锋点头:“凌仓说得有道理。但也不全对。” 他转身面向众人,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:“朕认为,立国之道,当是军国为骨,王道为皮!” 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。 李伯智脸色大变:“陛下,军国主义过于霸道,恐怕…” “恐怕什么?” 赵锋打断他:“恐怕重蹈前朝覆辙?” “正是!” 李伯智硬着头皮道:“大乾之前的朝代,正是因为过于尚武,最终民不聊生,才被推翻的!” 夏侯昱也皱眉道:“陛下,纯粹的军国主义,确实容易激起民变。” 御书房内顿时分成两派。 以李伯智为首的文官们担心此策过于激进,以凌仓为首的武将们则热血沸腾,认为这才是开疆拓土的正道。 双方争论激烈,声音越来越大。 第(1/3)页